13771663468
当前位置:首页新闻中心苏州亿科发布浸没液冷实验台:以技术革新赋能产业升级

苏州亿科发布浸没液冷实验台:以技术革新赋能产业升级

更新时间:2025-07-17点击次数:31

近日,苏州亿科正式推出浸没液冷实验台。浸没液冷实验台以 “直接接触式散热" 为核心,通过将发热组件浸入专用冷却液实现高效换热,凭借智能化设计与精准调控能力,为液冷技术研发与应用提供全流程测试支持,成为行业技术创新与产业落地的重要助力。

一、核心内容:三位一体架构构建高效测试体系

苏州亿科浸没液冷实验台采用 “智能控制中枢 + 透明腔体 + 能源供给系统" 三位一体设计,实现从参数调控到效能验证的全链条闭环。

智能控制中枢集成 PID 智能控制器、高精度数据采集系统与变频循环泵,可精准设定液体温度(如 60℃±0.1℃)、循环流量(0-50L/min),实时监测加热点温度、腔体压力等关键参数,确保测试过程稳定可控。透明腔体采用高透亚克力材质,配合内壁导流槽设计,既能直观观察两相流态,又能提升流速 40%,避免发热体局部过热。能源供给系统则通过 0-1kW 可调变压器,精准模拟不同负载场景(如 GPU 满载、电池充放电),还原真实工况。

三者协同形成 “设定 - 调控 - 验证" 完整流程:通过控制器预设参数后,系统动态调节加热功率与冷却液流量,最终以温度均匀性(温差 < 5℃)、流量覆盖效率等数据完成效能验证,为液冷方案优化提供可靠依据。

二、技术革新:三大突破破解行业测试痛点

相较于传统散热测试设备,该实验台在技术上实现三大革新,重新定义液冷测试标准。

能效测试精度跃升:采用直接接触式换热模拟技术,结合动态负载匹配算法,可精准捕捉不同功率下的散热效率 —— 实验数据显示,其对液冷系统 PUE(能源使用效率)的测试能有效验证 “数据中心 PUE 降至 1.08" 的节能潜力,较传统风冷测试设备精度提升 30%。

全场景可靠性验证能力:创新集成 “绝缘防腐冷却液 + 多重安全防护" 设计,不仅可模拟灰尘、湿度等复杂环境下的散热表现,还能通过漏液检测、冗余泵切换等机制,验证液冷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,解决传统设备 “仅能测试理想环境" 的局限。

流场与温控协同优化:通过可调挡流组件与 PLC 智能温控系统联动,实现 “发热核心区流速提升 40%+ 表面温差 < 5℃" 的双重效果,可精准测试芯片、电池等高密度发热体的局部散热性能,填补行业 “微尺度换热测试" 空白。

三、应用场景:覆盖三大核心领域测试需求

该实验台凭借精准化、场景化测试能力,已在三大领域形成明确应用价值:

数据中心与算力中心:可模拟 10kW-50kW 高密度服务器的散热场景,测试液冷方案在不同负载下的能耗、温差与稳定性,助力客户优化冷板式、浸没式液冷系统设计,为 “PUE≤1.1" 的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提供数据支撑。

动力电池研发:针对动力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的发热特性,模拟 25℃-80℃环境温度、0.5C-2C 充放电倍率等场景,测试冷却液对电芯温度均匀性的改善效果,帮助电池企业提升热管理方案可靠性,降低热失控风险。

工业精密设备:面向激光设备、半导体光刻机等精密仪器,测试微量发热部件的散热方案,通过透明腔体观察流态、采集温度分布数据,优化局部换热设计,避免设备因过热导致的精度衰减。

四、客户价值:从研发加速到成本优化的全链路赋能

对客户而言,苏州亿科浸没液冷实验台的价值体现在 “降本、提效、提质" 三大维度:

缩短研发周期:通过透明化观察与实时数据反馈,客户可直观定位散热方案缺陷,较传统 “试错式研发" 缩短 30% 以上优化周期;例如某数据中心集成商借助该设备,仅用 2 周即完成浸没式液冷方案的流量参数优化,较原计划节省 1 个月时间。

降低测试成本:一体化设计可模拟多种负载与环境场景,无需额外购置专项测试设备;同时,精准的能耗与可靠性数据可减少 “过度设计",帮助客户降低液冷系统部署成本 —— 按 1000 机柜数据中心测算,可优化初期投入约 8%-12%。

提升方案竞争力:依托实验台获得的 “散热效率、节能率、稳定性" 等量化数据,客户可形成差异化技术优势,例如动力电池企业可通过 “温差 < 3℃" 的测试结果,增强热管理方案在车企中的说服力。

苏州亿科相关负责人表示:“浸没液冷实验台的发布,不仅是技术成果的落地,更是对‘以测试赋能创新’的实践。我们将持续迭代设备性能,为客户提供从研发测试到量产验证的全周期支持,共同推动液冷技术在绿色低碳领域的规模化应用。"

扫码加微信,了解最新动态

扫码加微信
13771663468

Copyright © 2025 亿科过程控制技术(苏州)有限公司版权所有

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    sitemap.xml